刘帅故里,沃野千里;生态开州,幸福方舟。
开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地,幅员面积3963平方公里,辖40个乡镇街道,素有“金开县”“举子之乡”“帅乡”之美誉。开州作为三峡移民重点区县之一,三峡工程孕育了汉丰湖,交织形成了“湖在城中、城在山中、人在山水中”的美丽画卷。
10月27日,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二批38个国家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,开州汉丰湖成功入选。汉丰湖内拥有澎溪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、国家湿地公园,生态资源丰富,生态功能重要,不仅是开州的一张闪亮风景名片,更是市民生活休闲的好去处,以及推动开州生态经济发展、文旅体深度融合的重要纽带。“美丽河湖是美丽开州的生态底色,是开州高标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集中体现和实践载体。”开州区委常委、常务副区长黄成涛称,开州区始终把汉丰湖水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生态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,坚持河湖统领,致力管好水资源、治好水环境、护好水生态,重现三江三里“清水绿岸、鱼翔浅底”的和谐图景。
10个维度交出汉丰湖治理"优质"答卷
汉丰湖的保护治理既要考虑上游、环湖和湖内,又要考虑下游冬春两季回水倒灌、反季节消落……围绕这一世界难题,开州区坚持系统思维,突出以下10个维度,书写了“大保护”的优质答卷。
一是“规”。编制《汉丰湖水环境保护规划》和《开州区水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》,历届党委政府坚持以规划引领、指导和约束湖周建设,把最美的湖周黄金地带留给了生态,留足了生态空间。
二是“清”。清运汉丰湖库底老城拆迁遗留的建筑垃圾和城市底泥约1500万方,尽可能减少内源污染。
三是“拆”。投入过亿元拆除汉丰湖湖周及上游禁、限养区内规模养殖场269家。
四是“建”。建成投运城区、园区、集镇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33座,场镇雨污管网1200公里,补齐了污水处理设施短板。
五是“迁”。投资5.6个亿将设置在调节坝内的城区污水处理厂搬迁至下游,把污水处理能力由4万吨提升到10万吨,同步将临近汉丰湖的九个镇街的污水送到下游治理,不留污染因子在湖内。
六是“控”。强化汉丰湖周边“四面山”空间管控,严控开发强度和规模,守保好城周“四面山”的城市“绿上衣”,森林覆盖率达到56.4%。
七是“造”。在汉丰湖湿地公园环线打造了230万平方米的园林景观带,给城市穿上了“绿裙子”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滨湖景观。
八是“管”。纵向管理方面建立健全了区、镇、村三级环境监管体系,全面落实河(湖)长制、林长制,实现了网格化管理。横向联动方面与万州、云阳、四川开江、宣汉等地,在大气污染、流域水环境、监测执法和应急联动等方面共同发力,筑牢区域生态屏障。
九是“智”。投用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,建成国家、市级、区级和重点企业的生态环境应急工作“一张网”,汉丰湖水华预警系统,基本达到了环境智管。
十是“改”。推进流域治理改革,建立流域补偿机制,区外与云阳县签订流域生态补偿协议,区内完善镇乡街道之间流域生态补偿考核机制。通过上面十个方面的持续用力,绘就了今天“湖山城人”和谐共生的新画卷。
久久为功创出全国典范
据了解,开州区对汉丰湖治理将按照“139”的工作思路,持续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。“1”就是锚定一个目标,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开州,高质效建设美丽重庆先行区。“3”就是紧扣“一号工程”、“一把手工作”以及“五个一批”三大抓手,筑牢“双圈”生态屏障,交出生态高分报,擦亮“库区”生态品牌。 “9”就是开展“九治”行动,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。一是开展碧水保护行动,打好碧水保卫战。二是开展蓝天白云常驻行动,打好蓝天保卫战。三是开展土壤安全守护行动,打好净土保卫战。四是开展“无废城市”创建行动,加快建设无废城市。五是开展白色污染减量行动,有效遏制白色污染。六是开展两岸青山提升行动,持续筑牢生态屏障。七是开展最美岸线打造行动,打造一批岸绿、景美的河湖岸线。八是开展宜居城市提质行动,不断提升城市生态宜居水平。九是开展美丽重庆“六进”行动,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“美丽细胞”。抓实这九项行动,久久为功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态环境的需要。
开州汉丰湖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,是开州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坚持学好用好“两山论”,走深走实“两化路”的成效体现。汉丰湖始终坚持走“产业生态化、生态产业化”之路,是对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,两者相辅相成、相得益彰。汉丰湖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同时,将立足水资源优势,做好水文章,深度融合当地的红色文化、三峡文化、传统文化、历史文化,通过发展旅游的方式释放“美丽河湖”生态红利,带动开州体育、文化、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,促进开州生态大保护、旅游大提升、文化大繁荣、经济大发展,助力“一极两大三区”现代化新开州建设。
精心呵护湖滨城市一颗明珠
“三峡有大水库,开州有汉丰湖;宜昌有三峡大坝,开州有三峡小坝。”这是到过开州的游客对美丽汉丰湖的赞誉。
开州旅游因三峡工程而受益:为解决消落带问题,在长江支流开州澎溪河修筑水位调节坝,因此形成了常年保持水位172米以上、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以上的人工湖泊——汉丰湖。被四周青山包围的汉丰湖,宛若碧玉碗里的明珠,是三峡生态湖泊典范工程、国家级湿地公园、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入选“新三峡十大旅游新景观”。
登文峰古塔、走风雨廊桥、坐画舫游湖、赏湿地景观……汉丰湖旅游景区拥有独特的滨湖湿地、风雨廊桥、举子公园、刘伯承同志纪念馆(故居)等自然与人文景观。目前,汉丰湖主要有“开州举子园”研学修学游、湿地公园观光科普游以及刘伯承纪念馆(故居)红色经典游三大亮点。
此外汉丰湖景区内建设有大型游乐园、沙滩排球场、天然游泳场、恒温游泳馆、体育馆、博物馆、万人垂钓场、万人大排档等众多服务设施。游客在汉丰湖旅游景区,不仅可以在优美的湿地尽情玩乐,还可以沉静下来,瞻仰军神,感受中国悠久的举子文化。
“为了让汉丰湖变得更加美丽,我们在景观基塘种植了60多万平方米的太空荷花,同时种有菱角,睡莲,水生美人焦等20余种草本植物。”开州区林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,在汉丰湖种植湿地种植了景观植物800余亩,主要种植耐水淹树种,如池杉,落羽杉,中山杉,乌桕,杨树等乔木十余种,让汉丰湖一年四季绿意盎然。
重庆"戏水玩水"新地标
11月5日,2023年全国桨板锦标赛在重庆市开州区举行,来自全国300多支赛队的近1400名运动员在汉丰湖激情挥桨,创造了全国桨板赛事参赛人数新纪录。
全国桨板锦标赛是全国最高级别的桨板赛事,公开组前6名选手可申请国家运动健将,7—12名选手可申请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。为适应桨板运动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,本次赛事的组别设置再次升级,除传统的公开组、大师组、卡胡纳组、青少年组外,增设了大众组、充气板组、高校组,共设24个组别。在比赛形式上,除了个人项目,还设有龙板赛和接力赛两个团队项目,另外在青少年组和接力赛中融入了趴板划水项目。
据了解,今年1月,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批准汉丰湖成为重庆唯一、全国首批15家国家水上(海上)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单位之一。试点开展以来,开州区持续发挥体育赛事聚人气、体育设施提能级、体育产业添动力、体育运动惠民生的独特作用,高标准打造集群众体育、竞技体育、体育产业、体育文化、旅游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汉丰湖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,走出了一条具有开州辨识度的水上运动高质量发展新路径。"
"开州区聚力汉丰湖设施提升,高水平推进水上运动基地、中心场馆、环湖配套设施建设;聚力赛事引领,将办赛作为开州融入赛道、走向世界的契机和窗口;聚力共建共享,着力创建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、国家体育消费城市、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、市级户外运动体育旅游示范区。"据开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,汉丰湖已成为北方多个省的水上项目冬季训练基地,无数市民戏水玩水的首选之地。